Ositone--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专栏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是衡量工业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工业生产者价格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前者是工业企业产品第一次出售时的价格,后者是工业企业购进中间投入产品的价格。
*PPI统计采价的商品篮子中,生产资料占比达到70%左右,生产资料价格变动对PPI走势具有决定性影响。具体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内投资需求是影响生产资料价格以及PPI波动的两个基本因素。一是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和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中国对原油、铁矿石等能源资源的进口依存度上升较快,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通过贸易渠道和预期渠道向国内PPI的传递效应明显增大。
*从历史上看,2008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国际原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暴跌,国内PPI也经历了涨跌幅达10%的大幅波动。二是经济周期转换过程中投资需求等变化也会对生产资料价格以及PPI产生重要影响。历史上看, 2007-2008上半年以及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投资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涨幅较高时,PPI涨幅也明显较高;2011年以来随着投资增速逐渐放缓,PPI也相应呈回落走势。
*PPI和CPI作为具有基本对应关系的上、下游价格指数,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传导效应,但由于统计采价的商品篮子和环节明显不同,二者的波动在时间先后和幅度上存在一定差异。具体看,CPI的商品篮子以消费品为主,且包括服务业价格;PPI的商品篮子以生产资料为主,不包括服务业价格。采价环节上,前者主要从生产者角度考察价格的变化情况,后者则是从消费者角度衡量价格变化情况。
*从历史上看,通常PPI的波动时间先于CPI,波动幅度强于CPI。在近期的价格涨幅回落过程中,也表现出PPI率先回落且回落幅度明显大于CPI的特点。
*主要原因:2011年4月份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呈下跌走势,CRB期货价格指数12月份已转为同比下降6.7%,对以生产资料为主的PPI影响更大。从CPI看,尽管和PPI关联度较大的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也逐月回落,但受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影响较大的食品价格和服务消费价格涨幅仍相对较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CPI涨幅的回落幅度。而在国内需求增长放缓和国外需求下降的双重影响下,大多数工业产品由于供大于求使得出厂价格上调空间相对有限。
*工业企业未来路向何方、、、、、国际国内经济结构未来如何、、、、、、我们带着疑问、、、探索、、、憧憬着、、、、 |